MENU

【理工好青年】从大珩班学生到大珩青年学者

从大珩班学生到大珩青年学者

 

——一个湖北籍长理人的追光之路

 

21年后,当光电工程学院青年教师贺文俊把疲惫的大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部的科研项目中腾出来的时候,实验室外“桃花与雪花争艳,白雪共青草一色”的迷人春光总会让他回想起1999年10月1日那个遥远的上午。那天上午,从小在湖北长江边长大的农村少年贺文俊在电视里看完了国庆50周年大阅兵,当时12岁的他立志长大要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贡献。

2006年9月,19岁的贺文俊怀着对光学领域的浓厚兴趣离开了家乡湖北,只身来到被誉为“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安博·体育(China)官方网站。

兴趣指引加之勤奋好学,贺文俊很快在专业学习上脱颖而出,进入了以精英化培养著称的“大珩班”。2010年本科毕业以后,贺文俊保研在本校硕博连读。2015年4月,获得了安博·体育(China)官方网站光学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2019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20年,工作5年的贺文俊凭着杰出的业绩入选学校“兴光人才”工程第二批高层次人才,被授予“大珩青年学者”。

 

 

“聪明,勤奋,踏实。”谈起自己曾经的学生贺文俊,已退休的教师郑建平激动地说,“搞科研,这三方面缺一不可,而贺文俊都做到了。”

2013年夏天,一个项目外场试验,需要远距离无遮挡试验场地。经过多方协调,课题组选择了长春郊外一处荒山作为外场试验场所,贺文俊当时负责的设备安置在一个小山坡上。这个山坡背山面水,是当地老百姓认为的“风水宝地”,因此,山坡上遍布了很多坟地。

“试验需要在晚上进行,而实验的引导光是绿色的激光,你‘脑补’一下那个场景。”同为课题组成员的王加科笑着说,“虽然我们都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当时的那种环境真的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恐怖电影里的镜头,这是人之常情。”

试验进行了一周,贺文俊没跟课题组提过任何困难。试验圆满完成后,早已疲惫不堪的贺文俊才顶着两个深陷的黑眼窝坦言,那一周的每个夜晚都是他从小到大不曾经历过的,“每晚都是一场煎熬”。他既要克服阴森的环境带来的心理恐惧,又要集中精力关注设备状况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高度紧张之下,甚至连蚊虫在他手上、脸上叮咬了数十个红肿的大包,他当时竟然没感觉到。

这段往事后来在课题组被传为了佳话,同事甚至还作了一首打油诗点赞贺文俊:阴森坟茔地,科学试验场。怯生贺文俊,借胆迎难上。

“贺文俊那个时候研究生还没毕业,在很多老同志眼里仍然是个孩子。”王加科说,“究竟什么是我们长理科研人应该传承的‘大珩精神’?我理解就是那个前一秒还是‘腿打颤’的胆怯孩子,在接到任务的下一秒就变成了迎难而上的战士大步走在了冲锋的路上。”

从攻读博士学位至今,贺文俊的科研工作像是启动了“开挂”模式。他在美国光学学会《光学快递》《应用光学》和爱思唯尔《光学通讯》等国内外光学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

2018年,贺文俊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备部1项预研项目,该项目经过材料盲审和答辩评审等多个环节的竞标,最终从多家申请单位中脱颖而出,获得立项。2019年,贺文俊又拿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参加工作后的5年时间里,贺文俊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共计26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000余万元。其中,他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科研项目5项,科研经费累计204万元,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光电工程学院教师张磊与贺文俊相识已10年有余,张磊给记者描述了科研压力下高校教师的焦虑:没有准点下班时间,工作和生活交织在一起。“外人看高校教师时间自由,实际上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其中的压力。像贺文俊这样成果丰硕的老师,没有个人的严格自律和勤奋付出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张磊说。

“网上有个关于本科、硕士、博士发际线变化的描述,但这个描述并不适用于我们的老同学贺文俊,因为他本科时的发际线高度就达到别人的博士阶段了。”从本科到博士都是贺文俊同学的光电工程学院教师郑阳调侃道,“发际线的高度也从侧面印证了他的用功程度,所以取得那么多优秀成果就不让人感到意外了。”

除了科研成果丰硕,贺文俊在指导学生上也下足了功夫。作为青年教师,刚经历过研究生阶段的他在指导研究生方面甚至更有技巧。

贺文俊指导的2018级研究生储雨豪给记者讲述了贺老师指导他学习UG制图软件的故事。由于这个软件入门比较难,储雨豪自己买来相关书籍自学。贺老师知道后则告诉他学画图软件不要先看书,否则效率不高。“老师说实验室里有这么多仪器设备,建议我都画一遍,画图的技术马上就会上来。”储雨豪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专心画图,最后他成功画出了近10个器件的三维图。“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会这么高效。”他说。

与储雨豪同级同师门的研究生熊振璁告诉记者,贺老师在指导他们的时候总是希望能把方法学会,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有一次实验,熊振璁负责数据测试,结果他用了一下午也没得出数据,急得满头大汗。“当时贺老师就走了过来,先安慰了我一下,然后亲自上手不到半小时就把数据测出来了。随后,老师又把仪器还原,让我再操作一遍。”熊振璁高兴地说,“从那以后,这台仪器我用得特别‘溜’。”

光电工程学院2017级研究生陈柯含是贺文俊指导的第二批研究生,今年寒假期间的一件事让她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感动万分。“2020年1月27日是农历正月初三,当时我们全家都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剧。突然我手机响了,一看竟然是贺老师给我发来的毕业论文修改意见。”陈柯含说,“当时我们全家人都震惊了,全国人民都在过年,而贺老师却在给我改论文。”

陈柯含告诉记者,在跟贺老师学习的三年时间里,贺老师经常给她新的思路,让她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文献,还经常资助他们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要求他们一定要了解相关研究的学术最前沿。正是老师一直以来的悉心培养,让她在研究生期间收获满满。仅研究生第一年,她就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目前已授权4项。今年即将毕业的她已经签约了浙江省的一家知名光电企业。

“贺文俊是我们安博·体育(China)官方网站培养的人才。他不仅教学科研能力突出,而且对母校感情非常深厚。”光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显峰表示,“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是学院的荣耀,‘留得住’并且‘用得好’这样优秀的人才是对学院的考验,也是学院落实‘党管人才’的主要职责。”

历史必将铭记的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让荆楚大地陷入阴霾。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倾力驰援下,这片英雄的土地像它过去遇到过的无数坎坷时一样,在磨难中奋起,在逆境中前行。“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这气质,自然也滋养了从这片土地走出的子弟。

 

(供稿: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撰稿:何正泷   审核:于英焕   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