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的呐喊(一)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临行前他写下了这首诗《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以作告别。短短四句诗的背后,展现的是身处觉醒年代的毛泽东满怀奋斗激情、执着追求理想的青春、热忱与勇气。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译文——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绝不回来。死后何必将尸骨埋葬在故乡的土地,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
注释——桑梓:家乡,故乡。古人常在住宅周围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桑梓”便被用来代指家乡。
日本明治维新前夕,僧人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了两首述其志向的题壁诗《将东游题壁二首》:
其一
二十七年云水身,
又寻师友向三津。
儿乌反哺应无日,
忍别北堂垂白亲。
其二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若无成不复还。
埋骨何须坟墓地,
人间到处有青山。
此诗后来被西乡隆盛读到了,他认为其中第二首切合自己的抱负,便存留自勉。清朝末年,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国将不国、民不聊生。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成功成为中国有志青年效法的榜样,西乡隆盛的著名事迹也流传到了中国。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少年毛泽东读到了被误认为西乡隆盛所作的这首诗。
对于毛泽东而言,诗中所言,字字入心,青年人的闯劲儿被彻底激发了出来。于是,在该到湘潭米铺做学徒,还是进洋学堂做学生之间,他与父亲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他将这首诗改动了几个字留给父亲,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乡。
这是一首典型的言志诗,是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未来的宣言书,展现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前面两句思想鲜明、气势雄伟、铿锵有力。“立志出乡关”的毛泽东,用“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绝,表明了他求学的坚定、志向的高远。后两句将诗的意境向更深处挖掘,动用先否定、后肯定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男儿志在四方的追求、四海为家的洒脱。全诗通俗易懂、押韵流畅,简洁而不简单,通俗而不失雅致,是毛泽东心态和志向的真实流露。此后,毛泽东作为一个志向远大、聪慧过人、勇敢顽强的觉醒青年,迈向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离开家乡后,毛泽东来到50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但凡来这里读书的人都要作文一篇以表心志,考题为“言志”。刚从乡下来到城里的毛泽东,颇为一些城里人看不起。他便借诗言志,写下了这首《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毛泽东以蛙设喻,抒发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寓救国救民之志于咏蛙之中。校长阅后大加赞赏,惊呼:“我们学校录取了一名建国大才。”
那时,来东山小学读书的多是些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鲜衣怒马,乘车坐轿。而身为外乡人的毛泽东,只穿着破旧的粗布衫,说话口音很重,而年龄也比较大,便被那些人认为很“土气”,瞧不起他。但毛泽东并没有因此感到矮人一等,反倒觉得自己“如虎踞”,比那些骄横傲慢的富家子弟高大得多,广阔胸怀可见一斑。正因如此,他争分夺秒地阅读中外书籍,从中寻找救国之路和成才之道。“绿荫树下养精神”一句,便是毛泽东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真实写照。而末两句近乎直抒胸臆,写出毛泽东救国救民、敢主沉浮的雄心壮志。
从韶山冲到湘乡,毛泽东用两首七绝诗道明心声,也让所有人看到,这个倔强青年人胸有丘壑、志在河山。
(作者:田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