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这十年】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踔厉奋发,计算出彩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十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强化政治引领,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全院师生满怀壮志、奋勇争先,用实际行动交出了出彩答卷。
党建铸魂,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院主体责任,着力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立德树人、服务师生相融合,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为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学院党委注重党员队伍建设,在高层次人才、优秀年轻教师中发展党员成效显著:学院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均为中共党员;省级高层次人才17人,党员比例达90.9%;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比例达94.4%。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凸显,形成了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良好局面。学院多名教师先后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高校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吉林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学院党委被评为“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支部获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
追求卓越,培育IT英才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十年来取得丰硕成果。
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学院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吉林省继吉林大学之后第二个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的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为B,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并入选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软件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结果为C,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优势特色学科”。具有电子信息专业类别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3个领域的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教学质量取得新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吉林省特色高水平A类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现有吉林省一流课程1门、吉林省精品课4门和吉林省优课8门。学生在各项大赛中成绩优异:493人次获国家奖、205人次获省奖,其中在被誉为“计算机领域奥林匹克”的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教师带领学生团队获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27项,省级奖项百余项,连续四届进入总决赛并获奖。2017年,在EC-Final全国高校排名28位;连续三年获得ACM-ICPC亚洲大陆子赛区总决赛EC-Final银奖。2020年,获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竞赛一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就业形势呈现新图景。在学院的精心培育下,学生就业形势喜人,当年就业率本科生97%以上,研究生99%以上,毕业生深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进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比例接近50%,进入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比例超过20%。连续多年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输送优秀研究生,部分学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生奖学金,前往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深造。近5年,40余人参军报国,优秀事迹被CCTV-7报道,展现出青年学子为国担当、舍我其谁的精神品质。
科技担当,服务国家社会需求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瞄准国际前沿,奋力开展科技攻关,十年来建成4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9个省级科研支撑平台,累计科研经费到款1.8亿元。
攻克多项卡脖子难题。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研发某自控系统,服务载人航天事业,学校被授予“载人航天做出贡献单位”和“科技强军先锋”称号;设计成功我国首颗1/3、1/5和1/7英寸高清图像传感器芯片,性能指标追平国际同类产品,打破美韩市场垄断,产品应用于吉林卫星图像获取;建成全球首家大型正交多幕全景立体影院,混合现实微创手术导航系统实现国内首例临床应用。
助力黑土地保护。首创免耕智能播种和施肥装置,获吉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团队深度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获吉林省IT行业杰出贡献奖,新华社以“扎根科技沃土,助推东北振兴:聚焦奋战在东北振兴一线的科技力量”为题进行报道。潜心12年开发智能免耕播种机,销售2万余台。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期间,对该装备给予“很好”评价,指出要推广这种耕种模式,并发表“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重要讲话。
服务社会民生。在吉林抚松350亩参田实施基于物联网的精准人参种植示范工程;开发教务管理系统为1000多所学校服务;研制吉林省高考填报平台、自学考试综合管理平台、长春市中考、中小学报名系统,每年服务100余万学生;构建汽车和轨道客车集成设计云服务平台,服务省内400余家企业,为地方社会民生做出重要贡献。新华社、《科技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团队教师扎根东北、创新创业、服务社会的事迹。
交流合作,构建国际化格局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积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十年来在国际化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目前,学院建有4个中外联合研究室,大部分教师具有国外留学、进修、合作经历,引进法国、英国、日本等国的知名学者,打造国际一流科研团队。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著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最早加入上合组织大学信息技术方向中方项目院校,承办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信息技术中方项目院校的第一次工作会议。
每年都派出学生与俄罗斯圣彼得堡机械与光学大学进行为期1年的学术交流。2015年以来,学院在全校率先开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全英硕士、博士留学生项目,累计培养研究生近百名。2020年,学院在全校率先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全英本科留学生项目,目前是全省唯一的面向全世界招收留学生的信息技术领域本科项目。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将学校创始人、“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院士“尽瘁报国”的爱国情怀根植于心,选派的12位出国留学博士,近十年间悉数学成回国,成为教学科研骨干,《中国教育报》曾以“他们都选择了回国”为题进行报道。
在新的征程上,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志存高远、坚毅自强、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供稿: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统稿:贾惠淇 审核:于英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