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特别报道】何以为人师——师德建设大家谈之七

 

教师的优秀应体现在哪里?

 

机电工程学院  黄根哲

改革开放之初,本科毕业就可以留校当教师,目前非硕士、博士很难立足于大学。那么,学业优秀就可以担当大学教师一职吗?还是需要具备或培养其他方面的素质才能称得上大学教师?自900年前大学从意大利博罗尼亚诞生起,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此标准不断推陈出新。那么,在当前我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日见增强、中国制造2025迅猛发展、人民素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总量世界第一的奋进时代,中国的大学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情怀,才能培养出适应快速发展时代的人才?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优秀的大学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特征:

首先,要能“平视”学生,而不是“俯视”学生。自古“子从父命、臣从君命”的中国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反映在师生关系上,表现为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命是从。这在“学生一杯水”可用“教师一桶水”就可以灌满的知识传授时代或许可行,但在现今专业化和综合化并进的学科交叉融合体系下,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拥有能灌满“学生一杯水”的“一桶水”。因此,越是钻研学问,就越能领悟一个道理:不是掌握的知识越多,未知的世界就越小,而随着探究学问的逐步深入,会发现更大的未知世界。所以,优秀的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身架,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以“平视”的角度、在与学生人格对等的地位上,和学生进行学术交流、理论探讨、真理求索。教师要与学生坦诚相待,不但要分享成功的经验,还应该分享失败和挫折的经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尤其是在当今知识体系海量、获取知识途径多样的时代,教师不如弟子不是什么怪论。教师如果发现自己确实不懂或有疑问,那么就应该真诚地向学生求教,与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这与当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脉相承。实际上,这样的教师更能博得学生的赞赏。最不能让学生接受的是教师明明不懂却硬要搪塞过去,因为教师即使不说,学生也会从他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表达上,看得一清二楚。

 

 

其次,优秀的教师应该行为上端端正正,而不仅是语言上苦口婆心。人的感官接受功能是不同的,听觉比视觉会给人更强的想象力,但听觉对人的教育作用却没有视觉强,这就是所谓“言传不如身教”的道理。不少教师认为,教师只是专心地讲授学科知识,45分钟的课堂就已经是饱满有加了,哪有时间嵌入思政?其实这是教师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教育。教师是否早早地进入教室与学生和蔼地进行学业、生活上的沟通和交流;考虑过教室内开哪个灯光、关哪个灯光更有利于后排学生看清黑板;窗帘开合到什么程度适合PPT屏幕的色差;教师的板书字体多大、用多少力量书写(涉及到板书的深浅)才能使后排学生看清;采用何种友好而不“伤害”的方式让后排学生靠讲台就座;讲课过程中看到地上有纸屑能否捡起来;讲完课离开教室时能否随手关灯……如果把以上这些任何人都能做到、片刻就能完成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汇集起来,怎么就体现不出思政进课堂呢?如果教师见到学生只谈远大理想与抱负、为国争光、为理工大学争得荣誉,而在学生论文署名上“师在前、生在后”,这样的“教诲”又有多少意义?耗费多个日日夜夜用汗水铸成的SCI/EI论文的奖金,学生毕业离开时,是否归还给学生本人了呢?学生在校4年的人生黄金时代,感受过多少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呢?未曾体验过母校关爱的学生,毕业后怎么能期待他们感恩母校呢?连孩子都懂,已是成人的大学生能不懂行胜于言的道理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在做、天在看”,实际上在学校里是“师在做、生在看”。

 

 

再次,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目前大学教师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但这只是宏观上的划分,实际上大学不应该有纯教学型或纯研究型的教师。如果有纯教学型的教师,那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有什么区别呢?不就仅仅是把“已知”的知识灌装到学生这个“容器”的过程吗?如果有纯研究型的教师,大学何其为大学,称为研究所是否更合适?因此,优秀的大学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其次应该是传道者。这两种职能如同飞翔中的鸟的翅膀,缺一不可。能够把研究与教学完整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优秀教师。但目前的大环境下,重科研轻教学、重科研论文轻教研论文、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大学的师资资源、条件保障资源严重向科研倾斜的结果,就是学生毕业时得不到与学校水平相称的资源红利。另外,从大学教师自身认识和定位角度,优秀的教师应该完美地结合研究与教学的重任。

最后,优秀的教师不应该用课程以外的因素,如分数、奖学金、三好学生以及各种奖励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相反,优秀的教师应借助于所教学科知识的内在美,借助于该学科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和学生所能看到的该学科发展前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内在学习动机。因为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时,学生采用的是深层学习法(Deep Learning),学生将学习活动看成是一种理解基本概念和意义的积极主动过程,而不是消积被动过程。与此相反,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开发结果,往往会产生浅层学习法(Surface Learning)或策略学习法(Strategic Learning),这样的学生倾向于从一些外在的动机因素得到激励,他们害怕新的挑战或知识与能力的课外延伸会影响到绩点。因此,他们不敢进行智力探险、不敢驰骋在探究想象力的奇境。这样的学生来到大学,不是心怀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好奇心,而是怀揣一张学习清单,只能按部就班推演习题,却不懂数学推演背后真实世界的物理意义。因此,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遏制学生的外在学习动机。

 

注:本文作者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工程材料”负责人、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

(供稿: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审核:于英焕  编辑:贾惠淇)